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0898-08980898
pc首页幻灯2 pc首页幻灯1
最新公告: ag真人官网平台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ag真人

0898-08980898

地址:ag真人广东省清远市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00-0000

邮箱:ag@zyzszygs.com

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ag真人官网平台 > 新闻资讯

ag·真人重磅重温丨做一方生命成长的沃土——记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总校

更新时间:2024-04-23 18:09:37

  ag·真人重磅重温丨做一方生命成长的沃土——记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易艳丹17岁参加工作,36岁成为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南师附小集团)的总校长,易艳丹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到国内知名校长的蜕变。

  二十年的时光,易艳丹一直奔跑在追逐教育梦想的道路上,未曾停歇过。而今,年近不惑的她依然在奋力奔跑。

  第一次见易艳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笑容,灿烂、明净,仿佛一缕阳光,不经意间就洒进了你的心田。她常常未语先笑,即便是思考时,嘴角亦有笑意若隐若现。

  谈起与教育的结缘,易艳丹把记者的思绪带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三那年的中考志愿,她并没有填师范学校——班上成绩特别优秀的人,填的都是省重点高中,她也不例外。年少的她,并没有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未来的职业是什么,既然老师说成绩优异如她,报考师范有点可惜,那就填高中吧,将来可以考大学。

  “那个下午的情景,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正在上化学课,爸爸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跟我们老师说了两句话,然后就挥手把我给招出去了,脸色很深沉很严肃。我从来都没看到过爸爸有那种表情,吓得要命。我问他怎么了,他不解释,只说‘跟我走’,懵懵懂懂的我跟着他到了南昌师范,参加了面试。后来,我才知道因为爷爷觉得孙辈中应该有男孩学医,于是姑姑的儿子就学了医;应该有女孩教书,于是爸爸就把我的中考志愿改成了南昌师范。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就‘被’读了师范。”

  念小学的时候,妈妈常常在假期里带着易艳丹去到毗邻郊外的厂区。晚上,大人们常常要加班,妈妈同事的小孩无处可去,就聚在妈妈的宿舍,由易艳丹当孩子王。那个年代没电视、没手机,怎么打发时间?易艳丹就给他们讲故事。夏天,风扇在头顶呼呼地驱逐着暑气,小伙伴们听得入神,全然不顾微型战斗机般的蚊子在腿上叮咬;冬天,外面寒风呼啸,室内小伙伴们围炉而坐,故事让他们眼睛发亮。

  听来的故事很容易讲完,易艳丹就瞎编,把这个故事的头接到那个故事的尾,小伙伴完全不知道这是她的创作,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当然,也有卡壳的时候,机灵的艳丹就要小伙伴们猜,接下来的情节是什么。为了把故事讲好,艳丹到处找书看。学校下午三点半就放学了,几个玩得好的同学今天这个家里明天那个家里,一起写作业。写完作业就打羽毛球,或者玩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一类的游戏。易艳丹最感兴趣的是同学家里的书,常常一个人专注地在一边看书。

  给小伙伴讲故事,年幼的易艳丹乐在其中。看到小伙伴们被她讲的故事所吸引,她感觉到了一种讲授者的快乐,同时还品味到了读书与编故事的乐趣!

  童年的感受如此深刻,当命运以戏剧化的方式,把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于教师时,易艳丹的记忆之门洞开,曾经感受过的讲授者的乐趣便浮现了出来。短暂的不快与失落过后,她欣然接受读师范的安排,开始憧憬做一个优秀的教师。那年暑假,她在当老师的姑姑家里,发现了一本书,一本写江西省特级教师的书。这些赣派教育家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她。

  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师范三年,易艳丹积极地锻炼和突破自己。她不放弃任何出现在面前的机会,当班长,当团支部,做团委干部,参加绿叶文学社,读书,写作……

  家里的人都觉得她整个人有了很大的改变,读初中的时候,天天做作业,她感觉每天只要上课听讲就行,不需要操心别的。她原先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说话便可以不说,到了南昌师范之后就不一样了,无论什么样的场合,老师随叫随上。南昌师范给了她历练的舞台,她从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和接受者,逐渐变成一个主动参与者。她用她的青春与活力,开始积极地书写自己的人生。

  在师范学校班主任蔡恒文的印象中,易艳丹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但她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是最强的;和同学相处非常融洽,为人处事相当不错,是她得力的小助手。

  南昌师范是中等师范学校,历史使命是为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毕业生由政府直接分配工作,不能参加高考。易艳丹毕业的那年,南昌师范有了大专班,学员在优秀的师范毕业生中进行选拔。易艳丹由于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也在选拔之列。

  “五月,南昌师范安排毕业生实习。我当了一个月的准教师,很兴奋,觉得没过瘾,当时有一种很强烈的愿望,我要马上当老师。我觉得自己不能继续留在学校读书了,我要分配工作,我要去教书!”

  三年的师范生活,让易艳丹对未来有了特别多的憧憬。有时,她会回想自己上小学的情景,哪个老师的哪一点值得自己学习,哪个教师的哪一点是决不能在自己身上出现的。有时,她会畅想未来,未来的自己是一个深受孩子喜欢的老师。

  大专还要读两年,艳丹等不及了,她迫不及待地想到教师岗位上去,去实践自己的很多想法。“如果我有一个班,在这个班上我会做些什么,课怎么上,作业怎么布置,班级怎么管理,甚至连‘六一’怎么组织活动,我都有了设想,有一种迫切去实践的。”

  南昌市西湖区的松柏小学,是易艳丹人生的第一个驿站。那时,她还没满18岁,逢区内代表选举,校长就对她说,你还没有选举权,可以出去了。

  尽管年龄小,但易艳丹在教学和带班上却不显稚嫩,家长们完全不知道她是个新手。上班后不久,有一次她在教导处办事,发现隔壁的校长办公室有人吵闹,吵什么呢?侧耳听了一会儿,原来是一年级某个班的家长要求换班主任。他们听说这一届的一年级,学校安排了几个刚毕业的新老师做班主任,他们孩子的班主任就像刚毕业的,要换掉,换成一(5)班那样的班主任。

  易艳丹偷偷地乐了,她就是一(5)班的班主任。为了看起来沉稳一些,上班前她让妈妈带着去缝纫店做了好几套显老气的衣服,穿起来瞅着绝对不像17岁。至于带班和教学,72人的班级,前面的学生抵讲台,后面的学生靠墙,小胖墩儿缩着肚子才能进出,她也没觉得太慌乱。读师范的几年,她常去姑姑那里做“助教”,她比同届师范毕业生多一些实践。

  初出茅庐的易艳丹,工作特别高。同一办公室的人有些受不了了,便开玩笑说她,艳丹,你不要那么积极好不好?但是易艳丹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积极,她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又没有家庭的牵绊,“我巴不得每一节课都能在自己的教室里面度过,守着那一群小孩。我特别喜欢上课,别的老师如果找我换课,我直接就告诉别人,你不用还了。”

  “艳丹与我同年,却早我一届分配在松柏小学任教。也许是同年的原因,我俩一见面就很投缘。”松柏小学的刘芳老师忆起那段芳华,“艳丹的脸上常洋溢着自信阳光的微笑,小小年纪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在孩子们眼中她是一位年轻阳光的大姐姐,在家长们心中她是一位学识渊博有爱心的好老师,在领导眼中她是一位遇到任何比赛和活动都能拿捏自如的好同事。”

  为了把课上得精彩,每一天下班,易艳丹都从学校里面借优质课的录像带回家,一遍遍地看。录课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记录下来反复地琢磨,为什么要这样表述,为什么要辅以那样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一堂优质课虽然只有40分钟,但是她起码要花两个小时去看、去整理,然后再进行自己的教学设计。每一堂要上的课,她都先如此这般观摩和备课。

  那时,教语文没有教具,易艳丹就自制教具。记得给一年级教声母和韵母,她用水粉笔、蜡笔在挂历的背面画画,一本挂历画声母,一本挂历画韵母,通过翻动来自由组合出音节。这样的教具很精美,也很实用,几年之后还有老师借用。

  随着阅历的增长,慢慢的就有一些赛课的机会。从20岁第一次参加南昌市西湖区的教学比武,之后十年,易艳丹陆续获得全国、市、区级的教学大奖14项,还有各级荣誉称号数十项。获奖不断,笔耕不辍,那些年她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还有三十余篇论文获奖。

  全国优秀课改教师、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奖、江西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省小学思想品德双优教学竞赛一等奖、省小学语文优质课第一名、江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南昌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能手……

  这些奖项,有语文学科的,有思想品德学科的,甚至还有数学学科的。每一门学科的任教经历,都是一个酸甜苦辣皆备的故事;每一个荣誉背后的汗水和泪水,都有日月星辰见证。

  松柏小学的语文教师,与艳丹曾是“新秀杯合作教学竞赛”的搭档,在她的眼中,“艳丹总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最完美的教学效果与工作呈现为追求,无论多少事担在身上,她总是欣然接受、全力以赴、锐意进取。我想,这就是她不断成功的原因。”

  2006年,27岁的易艳丹又做了一个傻得让人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的选择,距离上次,一晃有了十年。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她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

  中国有个传统,学而优则仕。2005年7月,在老校长周宪兰的反复督促下,易艳丹参加了市区联合公选考试,成为了南昌市西湖区当时最年轻的正校级领导。9月,她来到石头街小学担任党支部的工作。

  那年11月,西湖教育第一次迎接全省教育督导检查,易艳丹被抽调到区迎检组,她在迎检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大气开放和专业素养,给时任西湖区教科体局局长、现任区委区政法委的王建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次督导检查,西湖区与邻区并列全省第一。

  次年3月,为了落实江西省教育督导检查整改要求,各县区必须设立政府督导室,规定督导室主任是正科级或副科级的行政编干部。王建国认为易艳丹是第一人选,便征求她的意见,是否愿意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任主任一职,并给她三天时间考虑。

  “还没到第三天,易艳丹就主动来到我办公室,说她不想离开学校到机关工作。”王建国告诉记者,“她说她太年轻,怕担负不起这样的重任,她还是想继续留在学校里锻炼自己。”

  放下客套,王建国直截了当地问她:“这不是你的真心话吧,你可以把真实的想法告诉我吗?”在局长带有希冀并不失压力的眼神的注视下,艳丹缓慢地回答:“我喜爱学校,喜爱课堂,喜爱与灵动的学生在一起,我由此感到很快乐!”

  王建国坦承,当时他确实感到很愕然而且不快,毕竟那是一个很多人都向往的机会,一个可以让她尽早跳出薄弱学校,甚至改变其人生命运的机会呀,可她就那么拒绝了。出于惜才,惊愕中的王建国又耐下心来,逐一将她担任这个新职务可能给她带来的好处分析给她听,试图劝导说服。

  见易艳丹仍然不肯放弃自己的主张,王建国建议:“三天期限还没有到,你还可以再考虑下,不忙做出选择。”这句话似乎帮助易艳丹下了决心,她当场答复:“王局长,我还有一个梦想,我一定要站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青年教师阅读大赛的舞台,我希望您能够成全我。我还是想继续留在学校,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一定会把学校工作做好。”

  易艳丹的“执拗”,让王建国真正理解了眼前这个女子的志向。王建国说,“我想,对于真正爱教育的教师来讲,教育已然融入他们的生命,传道授业解惑已成为他们的使命,他们的快乐永远在课堂。后来,我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加大尊师重教的力度。那年教师节,除了常规表彰,还隆重表彰了4名超过30年教龄,且退休后仍然坚持行走西湖课堂的老教师,其中就有易艳丹的导师李再。”

  是的,对纯粹的教育人而言,学校和课堂,是他们快乐和自在的场域,名和利不会成为取舍的砝码。每逢人生选择,令易艳丹魂牵梦萦的是她的语文课堂,令她念念不忘的是她的学生。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语文课堂永远是易艳丹的兴奋点,提起便可思如泉涌,谈之便滔滔不绝。在她眼里,语文课堂有无穷的魅力。有一次,武汉举行全国名师及各地教学新秀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易艳丹作为江西省新秀代表也参加了。排在她前面上课的是国内小学语文界的大咖王崧舟。王老师上的是《一夜的工作》,讲的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王老师的课太有感染力了,听课的孩子们沉浸在其中,当王老师说“下课”时,第一遍,大家没反应,所有人都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第二遍,依然没反应。第三遍王老师加大了音量:“孩子们,课就上到这里,咱们下课。”这个时候孩子们才起立。易艳丹坐在台下,随着课堂的推进,眼泪也止不住哗哗地流。这堂课,打开了易艳丹的眼界。

  及至自己参加“新秀杯”的语文大赛,上的是《掌声》,这堂课让易艳丹对语文课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验。她的身心完全融入了课堂,教学环节虽然是提前设计好了的,但与临时抽调来的孩子们交流互动,则完全靠现场生成。

  当她问到:“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会对英子说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作答,当她又问到:“如果你就是英子,你会对同学们说什么?”一个孩子站起来,泪水盈满眼眶,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易艳丹擦去孩子脸上的泪水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你的心里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听见了……”

  言语里的深情,是情到深处时的自然流露。当她俯下身子拥抱那个孩子时,听课的老师们也深深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中,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课,大获成功,在“新秀杯”比赛中拿了第一名。

  一堂堂精彩的课,让易艳丹难以忘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亦让易艳丹记忆深刻。犹记得,一个孩子要求她帮忙系鞋带,她蹲下身子帮他系好又解开,再让他自己系;带队去长城夏令营,一个孩子离开大队伍去寻觅书中的“野长城”,她在八达岭长城上,来回找了三趟,找到了之后,喜极而泣;教了三年的女孩,长大去英国留学前,手捧一束鲜花出现在她面前;当年同班的两个小屁孩,而今相恋要结婚了,请她出席婚礼……往事历历,一幕幕均化作易艳丹心底的幸福,所以,她愿意一直待在学校,为那些精彩的瞬间努力,为那些成长的生命守候!

  在易艳丹的教育生涯里,有“执拗”,也有服从。在松柏小学工作三年后,校长让她干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这意味着要离开语文课堂,去教思想品德,自己和学生家长都不舍,但她选择了服从。后来,有数学老师中途请产假,安排她去教数学,她也选择了服从……只要还能在学校工作,她愿意尝试不同的岗位,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班主任和语文课堂。

  作为一个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教学水平很高的校长,易艳丹深知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思考教师队伍建设的时候,易艳丹常常回想起,不满17岁的她刚分到松柏小学时的情形。在那里,她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很多的师长,李再、张敏、王瑞源、胡助金、万晋玉等,他们对教育执著严谨,易艳丹得到了他们最无私的关心和帮助,视他们为自己的人生导师。

  “关爱学生,奖掖后生;与人为善,之美。”这是他们教给易艳丹的,易艳丹也秉承了这样的准则,全心全意地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她帮助的学生和老师,成为他们向上生长的土壤。

  易艳丹属羊,可朋友们却戏谑她当属“马”。从教20年,参加市级以上的教学赛事14次,其中全国性的赛事4次;上观摩课92节,其中省级以上的观摩课9节,可不就是一匹嘛!

  当时学校有个叫黄志荣的新老师,按规定要参加全区的“新秀杯”大赛。她南昌师范毕业,综合素质不错,但身处薄弱学校,自身又没有经验,易艳丹就主动指导黄老师参赛。“新秀杯”大赛分为笔试和上课,笔试的内容包括教案设计、案例评析、学科知识等;上课包括教什么、怎么教,评价孩子的语言,上课的仪态仪表,平时不好的习惯也要纠正过来……易艳丹耐心地在各个方面给予指导。赛课对于参赛的老师而言,是一个围绕学科和课堂教学的系统提升,学科的素养、解读教材的能力、上课的技能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提升。黄志荣老师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是石头街小学第一次有教师获此殊荣。

  不仅是热心帮助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易艳丹对外校教师的求助也是不遗余力。南昌市松柏小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刘坤告诉记者:“记得十多年前,艳丹已经调离松柏小学到石头街小学任了。当时,我参加西湖区青年骨干教师选拔考试,主题是说课。艳丹主动把她当时一篇非常详尽的获奖说课——《慈母情深》发给我做范例,让我明白了说课的样式是怎样的,优秀的说课语言又是如何阐释的……”

  及至出任珠市小学校长,易艳丹开始从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学校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当时,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每年都有“新秀杯”“中坚杯”比赛。规定未满30岁的教师,要参加“新秀杯”的教学比武;30岁至40岁的教师,要参加“中坚杯”的教学比武。一等奖6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1分。每个教师在每个阶段只要积满了6分,就可以免赛,否则就需要年年参加。在此期间,那些参加了全国、全省或者全市的教学竞赛,获得了相应奖项的教师,就可以不再参加区级层面的比赛了。

  易艳丹认为这样的教学比武,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水平,打破职业倦怠,颇有裨益。她顺应这样的规定,用自己丰富的参赛经验,大力协助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精心准备各种教学竞赛,促进他们向上突破。

  她去听每一个教师的课,在听课中发现各学科教师的领军人物。找到领军人物,才能带动某一个学科的建设。她还经常利用为各区公招教师做面试评委的机会ag·真人官网平台,去发现合适的苗子。如果某一个她看中的苗子没考上,她就想办法临聘到珠市小学来,通过指导一般第二年就会考上西湖区的编制。既为他们谋得了想要的前程,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人才的基础,一举两得。

  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就是学校师资发展的第一梯队,鼓励参加全国、省、市一级的教学竞赛;参加“新秀杯”“中坚杯”教学比武的教师,为第二梯队。每一个梯队的人员,都可以通过参加教学竞赛,得到成长。梯队与梯队之间,没有壁垒,只要愿意,只要努力,第二梯队的人,随时可以向第一梯队迈进。

  为了最大程度地让教师通过参赛获得成长、获得荣誉,易艳丹在南昌市珠市小学成立“学习共同体”,这是一个为参赛教师服务的团队,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都可以得到服务。今天人人为我,将来我为人人。把个人参赛,转化为团队作战。

  吴毓菡是一个数学老师,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参加全国的综合实践课教学说课比赛。原定参赛的美术老师在赛前突然病倒,易艳丹想到了吴毓菡,这姑娘会做烘焙,心灵手巧,尽管没有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经验,但有些知识和技能是相同的,她应该行!就这样,吴蕴涵临危受命。综合实践课其实是最难教的科目,知识点跨了很多学科,学具、教具的准备难度很大,教师要有很强的资源组合能力。

  “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迅速为吴毓菡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从共同制作教具到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后来她获得了全国的一等奖,吴毓菡非常感谢学校帮助她打破了学科的壁垒,让她的专业得到了跨学科的一个发展。

  “有一次,一位教师参加区‘中坚杯’教学竞赛,需要‘气象箱’教具,一时又买不到,艳丹就带领美术组的几个老师连夜赶制到凌晨四点。精美的教具在当天的比赛课上惊艳全场。”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班子成员、组织人事科科长杨晓颖告诉记者。

  曾在南昌市“园丁”杯中,获中学化学学科和小学语文学科双料“教学能手”称号,现任西湖区教研所语文教研员的钱伟敏,谈起易艳丹有一次帮助她备赛的情境,记忆犹新:“那是2012年,在新校工地安排工作时,艳丹校长不慎从一个高阶跌下,脚踝骨裂了,医生强制要求在家卧床修养。那时,正逢我参加全省语文素养大赛,本不忍打扰她。可她一个电话,就让我们的‘学习共同体’把工作从学校的案头搬到了她家的床头。在满床的教案纸中,这个瘸了腿的‘拼命三娘’,几天不眠不休,和同事们一起帮助我精进。那次我获得了特等奖。”

  到了南师附小集团,“学习共同体”的称号被一个新潮老师改为“超能陆战队”。在接受采访时,获得“2016年南昌市年度教师”称号,目前在南师附小集团玉泉岛校区工作的詹腼,谈到了自己一年内的两度落泪:“2016年6月,我侥幸从学校组织的‘南师附小集团年度教师’比赛中胜出,着手备战市里的年度教师比赛,在撰写演讲稿时没有新的思路,很是苦恼。深夜,我把不满意的演讲稿发在备赛的团队群里,希望大家看后给我提些建议。没想到,易校长竟然亲自帮我修改好了演讲稿和自我介绍,发送到群里的时间分别是凌晨一点半和两点。那一瞬,泪水滑落,我心里暖暖的、甜甜的,我觉得她像我的老师,而我是被她宠爱着的那个学生。

  “2017年5月6日,我在南京参加‘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赛。我备课到晚上11点,接下来要制作教具。我正准备拿起卡纸做词语卡片,没想到易校长却说,‘你去准备课吧,把每一个环节记牢,这种没技术含量的事情,让我来做。’我愣住了,泪水慢慢朦胧了我的双眼,我忍着泪,点点头,将感激化为动力。”

  “我觉得陪伴一个人成长,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听着他们生命拔节的声音,我感到特欣慰,特有成就感。”在南师附小接受采访时,易艳丹告诉记者。很多次,夜幕笼罩着回家的路,易艳丹沉浸在对细节的思考中,从来没有注意过月圆月缺,及至第二天早餐时,家人与她交流,她还在恍惚状态。

  易艳丹在珠市小学的那几年,只要安排教师参与了赛事,就基本会包揽该项赛事的奖项。后来,易艳丹到了南师附小,这种现象也带到了南师附小集团,让其他的学校“压力山大”。经过各种赛事的历练,一大批名师脱颖而出:钱伟敏、熊忠雄、陈眯眯、吴毓菡、詹腼……他们的影响力,不止于西湖,已经辐射南昌,甚至走出江西走向了全国。

  基于传承和创新,在珠市小学,易艳丹实施的校本课程是“礼育课程”,在南师附小推动的是“种子课程”。不管是什么课程,都需要教师去实施,如果教师的态度不积极,素养达不到,什么课程都无法落地。

  初到珠市小学,易艳丹任,她积极配合时任校长施洁红,首先解决的是教师积极性的问题。她们一方面把好新教师的进口关,一方面打破评优评先的排资论辈,将教师成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不能简单地给老师施加压力,逼着他们成长,最重要的是点燃他们的内驱力,让他们觉得成长是自己的需要。”

  有一个叫沈荣宪的男教师,当时五十多岁,没几年就要退休了,参与成长活动的积极性起初并不高。易艳丹发现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就盛情邀请他参加国学书社的第一次活动,请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同事成长。见学校领导跟自己打商量,而不是行政命令,沈老师就愉快地同意了。在活动中,他的书法才能被广大教师看到、欣赏,大家习字的兴趣被他点燃,他也就有了参与的积极性。

  在礼育课程的框架下,施洁红和易艳丹设计了教师成长系列计划。于教师而言,礼是规距,是文化精神。“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以此磨琢教师,循“礼”渐进。

  为此,珠市小学成立了“日进发展学院”,营造“日进有恒众人行,敬业修德竞风流”的学习和教研氛围,以此劝勉每位教师日积月累,勤勉不懈。

  日进发展学院设计、开发了菜单式的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培训、学科课程培训、专题培训等,为教师成长提供了五色土壤:德,德行;技,基本功;业,业务素养;书,国学素养;艺,艺术涵养,基本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选择需求。

  易艳丹还大力倡导书写《教师手记》。《教师手记》共分七个板块,“师路心语”记载着每一步前行;“教师书屋”写下点滴收获;“校园经纬”记录着学校大事小情;“心灵港湾”讲述教育故事;“教学纵横”收录着听课笔记和反思;“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品味着教书育人的丝丝喜悦。

  教师例会也在改革之列,那几年,珠市小学的每周教师例会成了一个项目,每次都由不同的老师来承办。分为三大板块,“诗意生活”共赏名曲、同品名画,享受与大师心灵之对话;“心灵细语”同读美文,分享心得,感受触及心底之感悟;“校情快递”则是共商校计、传递校情,亲历校园大小之变化。教师由听众变为主持者,他们参与校园生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调动起来。易艳丹用优雅涵养师者情怀,用幸福浸润师者心灵。

  在西湖区,珠市小学还有一场特殊的“运动会”颇负盛名——“四个一”教动会,即解读一篇教材、上一堂好课、写一篇案例分析、作一次精彩课堂点评。

  如果说,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是学校教师成长的推优工程,那么以上种种,则是教师成长的保底工程,为常规课的质量,为教师的诗意教育生活,提供了保障。

  现任南昌市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党委委员、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施洁红,回忆起与易艳丹合作的岁月,仍觉非常美好:

  “2007年12月,我调任到珠市小学当校长,我向组织提的唯一要求就是易艳丹担任学校的,我俩被称为西湖教育系统的‘黄金搭档’。她在面对困难时的那份镇定从容和积极自信,给了我极大的支持。记得我们刚到学校,学校文化的重新梳理、学校制度的重建,校园环境的改造……诸多事项,我们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甚至通宵达旦。我有时特别的焦躁和沮丧,我现在还能记得当时她说的话:‘我们党政联合,没有攻破不了的困难。’

  “她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校园文化凝练,她是导航员;校园环境改造,她是设计师;标本研修开展,她是引领者……校园的每一处都有她的身影。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楼梯上碰到两个五年级的女孩,她们跟我打招呼:‘校长好!’然后看了看易艳丹,想了想说:‘校长助理好!’我们两人哈哈大笑,在孩子们的认知视野里,她们并不知道是什么职务,但每天看到她在校园里忙碌的身影,就以为是校长的助理啦!在我俩的努力下,学校的整体实力大幅度提升,国学教育品牌在全国唱响,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规范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到了南师附小集团,易艳丹促进教师成长的手法,越发娴熟。她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种子,每一粒种子都有其成长的基因图谱,都有着内生的、向上的力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种子厚植于一方肥沃的土地。让它能够不停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不停地向下吸纳,向上昂扬!”

  根据“种子课程”的需要,南师附小集团成立了“向上学院”,开办了“种子教师研习营”,将教师的成长分为“萌芽、破土、光合”三个阶段,创建了不少的学习团体:蒲公英读书社、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坊……附小每位教师身上的“向上”力量被激活。还有什么比自身的生长力更强大的力量呢?在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在教师生命的历程里,易艳丹不是督促者,她力图做一个发现者、引领者和陪伴者——发现他们的潜力,引领他们生命到达新的高度,陪伴他们成长。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是易校长给每位附小老师的礼物。”南师附小集团党群行政部副部长陈雪琦如是感慨。

  南师附小是一所百年名校,在新世纪发展成为下辖六校两园的集团校之后,更是南昌教育的一艘航母,校长以往一般从内部产生。为了让这所航母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南昌教育的风向标,谢为民出任南昌市教育局局长之后,思谋在全市范围内公选校长。经过综合考察,易艳丹在多个区县的推荐人中胜出。

  “我认为,钟爱教育、大胆开拓、锐意进取的易艳丹校长,是担当得起南师附小集团新时期发展之大任的。”谢为民对记者说。

  而如何当好南师附小集团这艘航母的舰长,“空降兵”易艳丹感到压力山大。南师附小的师资,在历史的某个时期是非常优秀的。那时,南昌师范学校会把最优秀的毕业生留在自己的附属小学。但从2003年之后,中等师范学校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南师附小的这个优势就不再存在了,新教师的招聘与其他学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出任南师附小集团理事长的易艳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用人和培养人方面,必须尽快适应学校的需要。

  喜欢读书的易艳丹,很欣赏古人的哲学: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在南师附小集团,易艳丹尽量以公以廉来要求自我。

  在南师附小集团少先队大队总部部长、德育工作部副部长陈璐眼里,“易校长学习力、执行力、抗压力、思考力、前瞻性都很强!她思维敏捷、低调谦卑、温婉和顺。很多时候她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力亲为。我在南师附小集团负责所有学生、教师的艺体活动,每次比赛,她都基本到场,在现场和我们一起抬道具,帮孩子们拿物品,为孩子们加油,给老师们鼓劲。

  “2017年我们南师附小集团有位选手章文翰同学代表江西省在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法制演讲比赛,比赛地点在大兴,当时易校长在北师大参加国培,我也在北京参加艺术培训,她的课程很紧不能请假。有一天下课,她叫上我,自费买了很多水果,坐车将近两个小时到达比赛驻地,看望孩子和带队的老师们,孩子、家长、老师们都很感动,要留她吃饭,她说还得赶回学校写稿子,硬是饿着肚子来回将近四小时……”

  胡红武是南师附小集团的副理事长,分管集团的财务、后勤工作。“三年多了,易校长给我们的印象是有朝气、有活力、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很勤奋。她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很上心,我们集团编制很复杂,有市直的编制,有各区县的编制,还有校聘的教师。在教师的培养上她从来不区分对待,让各种编制的老师都有权利享受同等的学习机会。”

  陈璐说,“作为一名女性,易校长所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几乎没人听她抱怨过。她一直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了南师附小集团的发展,她调动一切资源,每天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经常为了工作忽略家里亲人,她的父母都不理解一个小学校长为什么这么忙,家里也顾不上,孩子也管不了……她受得了委屈,吃得了亏,忍得住寂寞,我想这些只能用她有炙热的教育情怀来诠释了。”

  女人的天性是柔,易艳丹日常与人打交道,散发的是自然之天性。成事则需刚柔相摩,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然而,易艳丹为人低调谦卑、温婉和顺,从无雷霆之状,刚从何来?无欲则刚!订规矩立制度,依规矩和制度行事则刚!

  2017年易艳丹在北京培训,主办方安排了食宿,当时她接到市教科所的通知,要她代表南师附小集团以及南昌市教育局在全国的一个会议上发言。为了出色完成任务,为了不影响同住学友的休息,她自费在外面住了半个月宾馆,晚上熬夜,白天课程一点都没拉下。后来,同在北京学习,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的陈璐,自告奋勇地说愿意证明她是为了公事住宾馆,可以到学校报销住宿费用,她坚决没同意。

  南师附小集团邹敏给记者介绍了集团管理的条块化,以前集团是每个副校长分管一个校区,每个人的工作因全面而无法做到精致。改革后,集团下设7个部门,由校长(理事长)、、副校长(副理事长)分管。每一个校区设一个执行校长,执行校长和集团各部部长都是集团的中层干部。

  条块化管理让学校各个部门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南师附小集团和校区中层干部的提拔,一律按照自愿报名——笔试面试——考核——集团任命的方式来公选,任人唯贤,让有理想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师走上管理岗位,让他们的才华有更大的空间施展,让他们的人生能够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叠山路校区任副教导主任的黄茜ag·真人官网平台,一开口便是满满的文艺范儿,抒情里带着调皮:“2016年,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乘着校园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东风,我报名参加了中层干部竞聘,说来,这也开创了咱们附小竞争上岗的先河。历经笔试、面试、校区意见和投票四个环节,我有幸成了一个为教师服务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艳丹校长的影响,在此之前,我几乎没有跟她有过言语上的交流,可是,观其言、察其行,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她为了南师附小集团的发展,披荆斩棘、不遗余力。有这样的领头雁以身垂范,我们这些年轻教师还有什么理由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呢?如果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那么,行政工作便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群人携手共赴远大前程。”

  南师附小集团分管安全和督导工作的副理事长陶青春,则给记者介绍了视导制。南师附小集团每个校区的日常管理由执行校长负责,视导制规定,每周一集团的正副理事长和要轮流下到各个校区视导,参加校区晨会,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校区的情况。每个人都要将视导的情况,写成视导日志,发到南师附小集团校务群,各校区的执行校长、各部门的部长都能看到。陶青春认为,这种“自主”加“视导”的管理制度,既能激发执行校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出特色,又能保证南师附小集团的政令能够畅通。

  刚柔相济,三年过去,在南师附小集团,易艳丹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育人目标的认同,价值取向的认同,校园文化的认同……人心归一,易艳丹希望陪伴着一万多师生,做温暖明亮的中国人,过向上的人生。

  11年前,一个秋日的午后,金色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书房,正在静谧的时光里准备语文园丁杯全国赛的易艳丹,突然听到儿子叫妈妈,抬头一看,只见儿子正踉踉跄跄地向她走来。她意识到,儿子会走路了!一刹那,满心欢喜的她竟然热泪盈眶。作为教育人,易艳丹在成长;作为新的生命,儿子也在成长。两个欣欣然成长的生命,其重要的节点在同一时空里骤然相遇,让易艳丹无比的喜悦,无比的震撼。

  而这种喜悦,在之后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里,易艳丹经常体验到——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当校长,校园里的那些娃,都不时让她欢喜盼望。

  “六一”,是儿童的法定节日。每年的6月1日,早上临出门,儿子总会拽着易艳丹说:“妈妈,今天你可以和我一起过儿童节吗?我想和别的同学一样,有妈妈带我出去玩。”

  但“六一”对易艳丹而言,却是非法定但必须上班的日子。因此,儿子的愿望总是难以满足,只能另外找时间弥补。不是煽情,在她的心里,除了儿子,真的还装有学校成千上万个孩子。

  杨炤是易艳丹的第一届学生,多年后,他再和启蒙老师联系时,已经忘了当初他要易老师帮他系鞋带时的情形——当时的场景是,易老师蹲下帮他系了,但是又解开了,再由他自己系,然后他就学会了系鞋带——但他记得易老师蹲在他身边的感受,那是一种温暖而放松的感觉。

  2016年年初的一个早上,春寒料峭。在校园里,黄茜老师看到了易艳丹在和一个学生交流。她惊讶地发现,易艳丹是蹲着的!蹲着的易艳丹,让学生不再需要仰望即可凝视到她的眼睛,不再需要踮脚即可用小手摸到她的脸。黄茜老师的心为之震撼,她感慨:“再多催人泪下的演说和热情洋溢的宣讲,或许都不及那蹲下来与孩子眼神交汇的一幕能够打动我。这才是真正地尊重孩子的感受,平等地对待孩子。如果不是拥有教育情怀,谁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影响?随风入心,润物无声。”

  家长殷敏至今还对她与易艳丹的初见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那是我第一次作为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在仪式开始前,有些还没有建立秩序感的一年级孩子兴奋地在校园里奔来跑去。忽然,一个莽撞的小男孩在奔跑中一头撞在一位女老师的身上,老师‘哎唷’一声差点跌坐在地上,幸好旁边的老师扶住了她。小男孩一下子懵了,看起来被撞得不轻的女老师,发现小男孩胆怯的样子,她立刻蹲下来,认真地查看了孩子的情况,确定孩子没有受伤,便看着小男孩说了一番话,孩子频频点头,然后她又温柔地拥抱了一下孩子,站起身,挥挥手,孩子也摆了摆手,开心地离开了,这回没有乱跑。当时我就想,这位老师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又没有让他过于沮丧,可以开开心心地参加开学礼,可真是有办法呀!我看她很年轻的样子,猜想她一定是个低年级老师。开学典礼开始后,我才知道,这位老师是南师附小集团的校长易艳丹。”

  易艳丹平等的学生观,不仅体现在那一蹲的时候,还融入在她的日常工作里。现在就职于南昌一家报社的潘玉清,小学时候成绩不是很好,但是非常喜欢写作。易艳丹从不歧视她,经常鼓励她,指导她的写作,当潘玉清写出好的文章时,易艳丹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念她的作文,鼓励她。因为易艳丹的鼓励,一直到初中、高中,她对作文的兴趣一直都很浓厚,而且语文成绩也名列前茅。回忆起小学时光,潘玉清说:“易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同学们公认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她写得一手好字,讲起课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尤其是文章,写得可棒了。我庆幸自己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能发现我的长处并给予耐心指导,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

  就职于中交二航院的何欢,如今是一名设计师,回想起与易艳丹老师的故事,她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快乐与幸福感,“我之所以成为设计师,小时候课余的绘画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易老师鼓励我们度发展,而不只将生命禁锢在学习之中。当时班上不乏成绩不佳但是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易老师并不会为了让他们把心思专一到学习上来,而去遏制他们的特长,总是在一边鼓励他们爱好的同时,一边找方法提高他们学习成绩。”

  无论是曾经的学生,还是学校的教师,抑或学生的家长,他们都从易艳丹的言行里,感受到了她的学生观。易艳丹认为,小学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平等、公正、敬业、诚信、友善等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应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它应体现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如果,孩子们从小从未被平等、公正、友善地对待过,那么在他们的生命里,又如何能形成这些核心价值?

  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平等地对待学生,这些也许相对容易做到,因为这属于个人的范畴。但在校长的角色里,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平衡各方关系,牵一发动全身,易艳丹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则很不容易。比如,新生分班,珠市小学和南师附小各校区的家长们,对易艳丹强力推行的均衡分班制印象深刻。

  只要在名校工作过的人都会有体验ag·真人官网平台,每到开学季,总是会有各种关系户的条子递到学校里来。易艳丹将她在珠市小学均衡分班的做法,带到了南师附小集团。分班时,学校根据新生的男女比例、成长环境,将他们均衡地分到各个班。然后,通知所有家长到校,现场由家长代表抽取装着教师姓名的信封,抽到谁,谁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学校统一格式回复每一个托情电线月开始(指南师附小),我校采取均衡分班、现场抽班的方法,来确定新生的班级,请您到现场来见证。希望得到您的理解,期待您的参与,相信孩子在每一个班级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一个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够进一所好学校,分一个好班。我的女儿是2016年进入南师附小的,当时我为她入学后能进什么样的班级,感到寝食不安。没想到女儿那一届正好赶上“阳光分班”,孩子分到哪个班,没有人情的因素干扰了。”红谷滩校区三(13)班欧阳清逸的妈妈,尽管一开始将信将疑,但在参与了“阳光分班”全过程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称学校这样操作“家长省心,公平放心”。

  均衡分班实施后,开学季,过去是珠市小学,现在南师附小集团各个校区的教职员工,都感到清净和轻松多了。

  汲汲而行的光阴,映着缱绻年华,不论春来暑往,易艳丹只愿校园里每一个生命,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

  近几年,有一首充满了禅意的歌颇为流行。“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古到今有多远,笑谈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歌曲所咏唱的,是人生的哲理。在学校,亦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叹,而今家校沟通真不容易,家长和学校之间隔着道道鸿沟,心与心的距离不容易拉近。

  作为教育工作者,易艳丹一直很重视家校之间的沟通。初为人师时,她就经常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力图形成教育合力。许多年过去,易艳丹犹记得她做班主任时家访的情形。

  那辆伴随她家访的自行车,车把手很容易坏,因为走家串户时前框里经常载有七八十本作业。一个男孩患白血病不能上学了,她每周都去看他,陪他阅读和学习,以这种方式陪他度过了生命最后几年的时光;一个作业本总是脏兮兮的孩子,父亲是开长途车的司机,妈妈有妄想,明白了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有心无力,她就多用力……

  “只要把孩子交给了易老师,我们就放心。”黄云家长说,“有一年暑假,学校组织孩子们去北京参加夏令营,易老师是带队老师之一,那时她还只有十岁。要我们把一个从未离开过父母的三年级孩子,交给她带去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玩儿,家长有顾虑是正常的。但家长们听到是易老师带队,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回想这些往事,易艳丹至今仍觉感动:“这是一种很宝贵的信任关系,老师和家长间如果能建立这样一种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就非常有帮助。”

  易艳丹在珠市小学任校长时,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总能在校门口见到她的身影。“这样可以及时倾听到家长们的反馈,并及时解决他们的疑惑,这是一条家校互通的捷径。”易艳丹说。

  如今,易艳丹是南师附小集团的理事长,校区多了,她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站在学校门口,她站不过来了,她把这个接力棒传给了校区的执行校长。作为一个掌管6个校区的集团理事长,她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办现代化制度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为了满足家长们全面了解学校的愿望,学校设立开放日,角角落落都向家长敞开;为了让家长能随着孩子一起成长,学校建立家长学校,让家长们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将优秀资源、信息、理念与家长分享;学校充分运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课堂,选聘家长走进校园,登上讲台,为孩子们带来别样的教育;学校成立了家委会,并激活家委会的主观能动性,家委会打造了对学校的“十大金色”助力工程……

  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家校之间的互动就不会有大的障碍。但哪怕是最完善的制度,也需要带有温度的人性化入口,易艳丹想到了家访。鉴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容易让名校教师身段傲娇,她提出三个“向下”:“向下,是放下身段重感情;向下,是汲取养分求生长;向下,是脚踏实地解难题。”

  仅2017年一年,南师附小集团的教师实访学生10450人次,总家访比例98.9%,撰写家访手记500余篇,共收到家访记录表和家访调查问卷10000余份,家长的意见反馈共600多条,其中采纳建议100多个,解决问题80多个。这些建议和意见,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德育方面,希望学校能安排社会实践,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总务方面,希望食堂伙食丰富些;教学方面,希望班级人数能再少些;以及二胎政策放开后,教师休了产假,如何更换教师……

  针对家访过程中,家长提出的对发展与建设很好的建议,南师附小集团高效进入议事程序,很快促成了诸如叠山路校区空中足球场、校内恒温直饮系统等项目的建成,解决了家长们的担忧。

  “多次家访,让我感慨万千。家访是一把金钥匙,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打开的是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千千结,架起的是家校沟通的‘希望桥’。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次次的家访,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南师附小集团玉泉岛校区的彭莉芳老师在她8月25日的家访手记里写道。

  香溢花城校区的刘秋燕童心未泯,家访时与学生巫欣羽玩起了躲猫猫游戏,由下班归家的欣羽妈妈敲门,“开门瞬间,我侧身躲在门后。妈妈告诉孩子,刘老师打电话说不来了。孩子很激动地嚷嚷‘不可能,你骗人。’于是就要跑出门外探个究竟。我知道自己躲不住了,便现身出来,看到我她惊喜地叫了起来。走进客厅,我看见一个小黑板上写着欢迎刘老师,茶几边上也用彩带围了一圈。我感受到了孩子对老师家访的期盼,师生之间的情感又递进了几分。在平时我们也常常会请家长到学校交流,但那往往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时,孩子、家长、老师三方都没有一个平和的心境去交流,但家访却可以。”

  易艳丹介绍说:“在一次次家访过程中,教师找到了工作背后意义感的‘最大值’。通过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各类家庭教育的得失,汲取智慧和灵感,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老师们学会了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达,有效沟通和反思能力都有了提升。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更能去想家长之所想,家长的认可也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消除有一定催化作用,同时更是一种倒逼式的成长,将家长的期望期许转化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在与家长的深度交流中,学校也围绕着核心素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远的思考。未来已来,学校该做些什么?该培养怎样的人?家访工作无疑给了学校很好的提示。”

  玉泉岛四(7)班的熊泽宇家长说:“老师的家访,对孩子是一种激励,对咱们家长也是一种鞭策!家访既加深了我们对孩子个性的了解,同时让我更加意识到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要靠家校的配合,需要家长用心引导、耐心陪伴和严格要求。非常欢迎老师经常来家访!”

  为了让家访的效果最大化,南师附小编印了家访手记,收录手记四百余篇。针对留守儿童,学校有“婆婆嘴”开“心锁”;面向问题少年,可以请来“好郎中”解难题,同时还组成“智囊团”绘蓝图……

  2017年7月27日至28日,在江西艺术中心大剧场,一部以“八一精神”为题材的由南师附小集团自创自排自演的校史剧《红领带红领巾》,进行了四场公演。社会各界人士有5600多人,共同欣赏了这一具有厚重历史感和艺术感召力的戏剧演出。

  公演前,南师附小的学生走上街头,义卖演出票,将所得票款全部捐赠给乡村小学建设红领巾图书馆。公演后,社会的反响强烈,很多媒体报道了此次公演的盛况。

  邹敏对记者说:“《红领巾红领带》这部校史剧,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一是影响时间长,从创作伊始,到一次次排练,再到公演,以及之后的常态化演出,教育一直在发生。二是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学校通过编、创、演自己的校史剧,重现了历史,提炼了精神。将学校归属、国家认同、民族精神,化为了具体的画面,成为集团史料性的教育资源。三是拓展了教育的类型,通过创作与演绎,引导学生进入艺术表演的殿堂,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塑造学生人格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扩大了教育的受众,家长的支持,家庭的观看,社会的反响都让教育从校内走向了校外,从学生走向了家庭,从学校走向了社会。”

  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研究员成尚荣对此剧亦有很高的评价:“南师附小在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很了不起!”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朱之文副部长等领导先后到南师附小看望了红剧演员。陈部长鼓励附小师生,把《红领带红领巾》的校史剧排好、演好,把它锤炼成附小的一个品牌。

  “南昌是一座极具历史底蕴的城市,为了落实‘八一精神’进校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师附小集团将学校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自创自排自演校史剧,探索美育与德育结合的新路径,可谓打破了时空,联接了古今。”易艳丹说,“但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只是南师附小‘种子课程’体系中‘理想信念主题课程’的一个呈现。”

  幼小生命的未来,就是教育的未来,我们拿什么去赢得这个未来?学什么样的课程,必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易艳丹介绍,“课程是一所学校运行的轴心和品质的基础,课程的质量决定学校的质量。南师附小集团2015年开始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面向个体发展的‘种子课程’体系,2016年探索了课程体系内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2017年进一步将德育评价与德育课程、学科课程进行融合,围绕健康、善学、创思、审美、担责这样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南师附小集团课程的顶层设计。”

  “种子课程”中的德育融合课程(见图表1)分为五大块,涵盖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南师附小“打破藩篱,纵横融合”,从课程的实施目标、途径、评价等方面分五大领域建立了一个课程融合体系,培养温暖、明亮的人。

  他们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先后与江西省烈士纪念堂、江西省瓷板画艺术中心、小脚丫社会实践营地等十多个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制作《社会实践基地版图》,学生手持《FX乐玩手册》就可以在任意一个基地进行免费的实践体验活动。而校史剧《红领带红领巾》的创作和演出,算得上是“打破时空,古今糅合之作”。

  叠山路校区,撬动了“天地人和”的课程新变革。校区在“二十四节气”主题课程的基础上,“把孩子放在世界的中央”,展开一场四季“节”奏之旅。从“南瓜派的奇幻漂流”,整合语文和英语学科来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到“最强大脑的疯狂旅行”,突破传统数学课堂,点燃学生探索空间搭建的探索热情;再到后续的一系列新颖的节日,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各学科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润物于无声。

  叠山路校区地处老城区,人口密集,用地有限,为了学生获取更优的运动场地,校区突破平面设计的思维局限,向空间拓展“空中微球场”,让小小的校园里绽放出更大的快乐。

  玉泉岛校区的“自转”,则是基于学科素养的作业重构。该校区开展了分学科专项教研活动,探寻更有效、有趣、有内涵的作业——基础作业、特色作业、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在这些作业里,体现语言文字之美、数学变化之巧、英语读写之趣、体育运动之健。

  红谷滩校区、香溢花城校区、高新校区、九龙湖校区的校本课程,都各具特色。“种子课程”体系的实施,为南师附小集团的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点燃了他们内心的“小宇宙”,让他们迸发出强大的自我成长力量。

  玉泉岛校区五(7)班的学生吴晞言说:“我很喜欢上学,很喜欢南师附小,我参加了学校的合唱社团、3D打印社团,我还是学校广播员和讲解员等,在这些社团活动中我感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所以我很爱我的学校。”

  就读于香溢花园成校区的胡喆昊同学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活动特别多,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防震演习、防拐专题活动、防溺水,等等……”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近三年来,南师附小集团获得各级奖项1300余项,如“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省“百万网民学法律”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先进组织奖、全市中小学校“美在身边”寻找活动优秀组织奖,等等。

  记者的脑中,再次浮现易艳丹那段诗一般的语言:“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种子,每一粒种子都有其成长的基因图谱,都有着内生的、向上的力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种子厚植于一方肥沃的土地。让它能够不停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不停地向下吸纳,向上昂扬!”

  2018年4月,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年会上,易艳丹做了以《公转与自转,打造均衡教育的新样本》为题的主题报告。报告中她说:集团化办学承载着更多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我们要力戒‘规模不经济’,力争‘规模效益’;力戒‘众志成愚’,力争‘各美其美’。用理性的思考、创新的精神,去发现集团化办学的拔节之美、抽穗之美、沉淀之美、厚重之美。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去追寻教育发展之大成,让师生的精神基因更强壮、精神标识更明亮,精神命脉更恒远,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去拥抱最好的新时代。”

  易艳丹相信,教育是有未来的,教育的未来,必须有人用信念去开启、去创造。因为相信有未来,因此即便遇到困难,片刻的感怀过后她的内心依然是欢喜的。当周围的人、事、物不合心意时,真正的教育人都不会失了信心任凭他去,而是像她那样,带着美好的盼望,振臂一呼,随时、随地、多途径地连接同频之人,来改变教育的生态与未来人的生命。在整个过程中,不灰心、不气馁、不妥协、不松懈,脚踏实地地努力,欢欢喜喜地盼望——盼望幼小之苗,终成栋梁。而她自己,甘做一方生命成长的土壤。

网站首页 | 关于ag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科普知识| 发展起源| 联系ag真人|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12-2023 ,AG真人官网平台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鲁ICP备2021030464号